這是小宇
東引中柱港旁的地標
東引島
東引偏處馬祖列島的東北端,也是台澎金馬最北端的領土,以東引及西引兩大島為主,總面積4.4平方公里,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浬。全鄉地勢高聳陡峭,是馬祖唯一沒有沙灘的島嶼,海蝕地質景觀豐富,漁產貝類資源豐沛,生態植物繁多,更是黑尾鷗繁殖世界紀錄的最南端。東引及西引兩島已因國軍築路造堤而連為一體,島上軍事哨點密集,至今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具重要戰略地位,戰地色彩仍濃。
東引昔稱東湧,因島周水深,急流洶湧,故而得名;民國45年更名為東引,並正式設鄉。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其實,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船隻從南竿駛向東引,過了亮島(俗稱浪島),湧浪便轉大,因此,古人才以「湧」來稱呼。
東引「水深潮暢、群礁拱抱」是磯釣者的天堂,即便寒冬釣魚也甘之如飴,此外也是保育鳥類黑尾鷗的故鄉。而三級古蹟東湧燈塔則是人文愛好者懸念的景點,一線天、燕秀潮音等自然天險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安東坑道及處處可見的軍營、碉堡、哨站,還有著迷彩服的阿兵哥,則為東引增添特殊的戰地風情。
以上敘述引用自 馬祖國家風景區官方網站
東引島很大比例都是陡坡以及台階,遇到台階就會有好心的夥伴幫我抬娃娃車
早上到島上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肚子餵飽..早上的早餐店滿滿都是人..
便利商店真是無處不在...身處台灣的便利
早上休息一下就開始騎著機車到處旅遊...今天不是個太陽高照的日子..但拍起來綠色顯得更濃郁...整條路上幾乎就只有我們這群機車在移動
馬祖火力發電廠
路邊即是美景...上次來馬祖是晴天..這一次是陰天..不過有雲霧的變化..感覺風景不在是很單調
幫朋友拍照...我們家小宇現在可還是在睡夢當中
烈女義坑
位在天王澳後方,一座近百公尺高的天然海蝕崖,偉峨壯麗,氣勢懾人。相傳清末年間,閩海一帶島嶼時有海盜盤據,民不聊生,一日,海盜劫掠東引,島上一漁民遭海盜殺害,漁民之妻逃至此一海蝕崖,後無退路,海盜欲強擄奸淫,漁民之妻頑抗不從,縱身投崖殉節,後人感念其貞烈,取名為「烈女義坑」。
以上也是摘錄自馬祖國家風景區網站
下去的路只有窄窄的階梯...不過在當時風很大..天空飄著小雨
走道欄杆的盡頭...往下看煞是壯觀
從旁邊的小山爬上去往下眺望..
旁邊有一條長長的階梯往上爬,,,旁邊欄杆的把手都是用馬祖的地標燈塔所塑造
不過爬到這個地方大概是山腰處就開始拍照不爬了,,,因為昨天晚上沒睡好體力是不太行
今天的天氣真的不太好
路邊的不知名植物...陰天下拍起來真的是很綠
遠眺
東引燈塔
東湧燈塔位於東引島世尾山山腰上,純白身形,高13公尺,聳立於峭壁旁。清光緒年間,馬關條約將馬尾設為通商口岸,為了指引來往船隻,由英國工程師設計建造了這座燈塔,也是馬祖列島中,僅見的英式風格建築。
民國77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早期,燈塔位於管制區,守燈員需攜家帶眷住進燈塔裡,為了供應工作人員的食物,還設立了雞舍、豬舍等,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塔外的人對塔內的守燈員,可是羨慕不已,稱此地為「東引別墅」。燈塔下方崖邊設有霧砲兩尊,現改增設霧笛1座,取代霧砲做為助航之用。燈塔面向東海,聳立於懸崖峭壁上的白色塔身,和崖下湛藍的海水相互輝映,格外引人入勝。遊客順著低矮的白色水泥護欄蜿蜒而上,就能找到這座燈塔
以上文字節錄自馬國國家風景特定區網站
到達了入口...一路上沿著白色圍牆邊的街提不一會便可到達
前往東湧燈塔途中,太白天聲觀景台就聳立巍峨巨石之上。站立觀景台極目四望,沿岸岩石粼粼,地景險峻,遠眺汪洋一片,在春夏之交,雨霧迷離,風聲與海浪澎擊,沿岸之岩石,潮聲交錯,有若太虛幻境,因以得名。
燈塔到了...可能每次都預期燈塔很大..因此有點失落
不過在這白色的建築底下,,也要幫老婆以及同行的夥伴拍照
一線天
為一處海蝕溝地形,兩岩壁垂直相鄰至相接,上接天、下通海,底部海浪拍擊石塊,如萬馬奔騰之音,壯闊迴繞於岩壁間。在兩座山崖之中,築有坑道,靠一座水泥橋相連,橋面距海面數十公尺。岩壁上塑有「天縫聆濤」四個大字,絕妙說出這個景點的動人之處,是民國61年參謀總長賴名湯蒞臨東引巡視時所題。
以上文字節錄自馬祖國家風景特定區網站
剛到了這邊以為..只有看這樣..因此在初期我並沒有下去..想說下去還要爬上來..
因此就在停車場等夥伴..並且拍小宇
不過後來看了朋友的照片,,發覺真的是要下去..因為風景真的是不錯...剛下去本來還有兩位遊客..後來就只剩我們..在這邊聽著海浪聲拍打..將周圍一切的聲音都蓋過,,..營造出萬籟俱寂的氛圍....在這邊發呆放空..真的很舒服
小宇特寫
家族大合照
安東坑道
塗滿迷彩,坡度略陡的坑道口位於幹訓班旁,為一條鑿穿東引指揮部所在地—二重山的巨大戰備坑道,從坑道口往下走,就進入了別有洞天、四通八達的安東坑道。打通二重山的安東坑道全長三百公尺,沿途共有八個孔道,每條都通往海邊,不過,由於一路往下,回程要先做好爬上坡的心理準備。興建於冷戰時期的民國60年代左右。軍方於2002年釋出坑道,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興工整修,於2004年對外開放。
除了坑道內的觀景平台、彈藥庫、官兵寢室、中山室、豬舍等原貌重現,深具觀光價值以外,每年4月左右,皆有黑尾鷗、蒼燕鷗等保育鳥類從日本南下,在坑道口及周邊島礁棲息繁殖下一代,從觀景平台望出,碧海藍天、奇岩怪石、群鷗飛舞,令人讚嘆,每年夏天,都會吸引許多愛鳥人士至此朝聖。
以上文字節錄自馬祖國家風景特定區網站
坑道的地圖
一開始的一段長長的階梯..讓我老婆卻步..我只好自己下去
其實剛開始走下去以為階梯的盡頭應該就差不多是終點..沒想到只是剛開始..
官兵睡覺的地方 小寢室
彈藥庫
作戰室
盥洗室
廁所
副連長室..雖然貴為副連長..房間也沒有好到哪去
大寢室
盥洗室
中山室
坑道的盡頭便可眺望海邊
坑道裡光線都不太夠..因此都要用高iso硬拍
另外一個盡頭便是看海鷗的地方傳說中的神話之鳥
中柱港
為東引鄉主要出入門戶,港口大樓後方岩壁上刻有「中柱港」三個大字,大船入港之際,可清晰望見。一上岸,碼頭矗立的「夢幻之魚—橫帶石鯛」塑像,極為醒目,是島上重要地標之一
清晨的中柱港
白天的中柱港
起霧的中柱港
中柱堤
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岩,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距離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涉水步行至西引。
民國64年,先築起介石橋連接東引與中柱,11年後再完成連往西引的道路,路中有座高於路面的感恩亭,經過時,遠遠還能看見蔣經國銅像坐在亭內。
以上節錄自馬祖國家風景特定區網站
不過就是一段滿布消波塊的堤防
感恩亭
因為只是騎車經過..因此並沒有登上去
海現龍闕
位於加油站旁的小徑下方,風虎角的東側海濱,因迎風面之岩體經年累月被狂風夾帶巨浪沖擊,將海濱之花崗岩地質地盤,沖刷出一條寬度逾丈的缺縫及一道海蝕門。每當風浪稍大,黝黑的岩石在風浪中若隱若現,風平浪靜時則能觀賞到岩層豐富的節理,每當霧季時,浪花滔天,則彷彿可以看到一條海龍翻騰戲水,因此得名「海現龍闕」,又稱「潛龍鬧海」。
以上文字節錄自馬祖國家風景特定區網站
在這陰天..能見度並不是很好
人定勝天..過了中柱提便可以看到
夜晚的東引島...晚上島上都是黃光..不過個人偏好冷色調.因此改變了色溫
晚上在旅館外的牆邊..拍合照
隔天一大早..我們在天剛亮的時候便到達了台馬輪...ˊ準備前往下一個島.南竿
上一篇 台馬輪
下一篇 北竿阿婆黃金餃
20140531-馬祖行-東引島
小cow 的相簿
» 你亦可以幻燈片形式檢視全部 110 個項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