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2018年11月8日-承德外八廟 普寧寺

2018-11-08-14-36-24

2018-11-08-14-44-26


濃縮影片
20181108-04
景點的路線圖

普寧寺

普寧寺位於避暑山莊東北的武烈河畔,因寺內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故亦稱「大佛寺」。普寧寺建於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成。清廷平定了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台吉達瓦齊叛亂後,在避暑山莊為厄魯特四部貴族封爵,乾隆帝仿西藏桑鳶寺(桑耶寺、三摩耶廟)的形制建造普寧寺。[2]乾隆帝建普寧寺是效仿康熙帝解決喀爾喀蒙古問題之後在多倫諾爾建匯宗寺的做法。[1]「普寧寺」意取邊疆民族「安其居,樂其業,永永普寧」之意。[3]
六世班禪從西藏來到熱河(今承德)為乾隆帝祝壽時,先到普寧寺禮佛後,再到避暑山莊覲見乾隆帝。清朝內外蒙古佛教領袖章嘉活佛、哲布尊丹巴活佛每來避暑山莊覲見皇帝後,必到普寧寺為喇嘛講經。寺內還舉辦法會,組織辯經、跳查瑪等宗教活動。普寧寺逐漸成為清朝塞外藏傳佛教中心。[4]
1961年,普寧寺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包括普寧寺在內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遺產。1999年,寺內供奉的金漆木雕大佛入選金氏世界紀錄。[4]2007年,包括普寧寺在內的「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景區」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1]
1985年6月,經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准,普寧寺恢復宗教活動,成為承德市唯一住有僧人的寺廟。該寺又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恢復宗教活動後,該寺先後從內蒙古、青海等地請來數十名喇嘛,並請來由九世班禪參與轉世的哈木爾活佛為普寧寺恢復宗教活動後的第一任住持。隨後,普寧寺成立了教務委員會。每日按照佛教儀軌舉行佛事活動,每年舉辦1到2次大型法會。[4]
普寧寺東側是其附屬寺院普佑寺,為扎倉(經學院)。
2018-11-08-14-29-43
2018-11-08-14-32-48
2018-11-08-15-28-47
山門:面闊五間,單檐歇山式琉璃瓦頂,內有哼哈二將塑像。「普寧寺」三字為乾隆帝御題。山門兩側有東西掖門。山門內左右各有寶幢一根。
大門正面與反面
2018-11-08-14-31-20
2018-11-08-14-32-27
普寧寺簡介 告示牌

碑亭

2018-11-08-14-32-01
2018-11-08-14-32-53
2018-11-08-14-32-54
2018-11-08-14-32-55
:位於山門內正中。碑亭內矗立三通石碑:《普寧寺碑》、《平定準噶爾勒銘伊犁之碑》、《平定準噶爾後勒銘伊犁之碑》,每通碑都是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書寫。

天王殿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綠剪邊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殿內主供布袋和尚(大肚彌勒佛),背後是護法神韋馱像,兩廂是四大天王。天王殿東西砌腰牆,牆上辟門。

2018-11-08-14-33-14
2018-11-08-14-34-45
正面照片

鐘樓、鼓樓

2018-11-08-14-34-16
2018-11-08-14-34-37
2018-11-08-14-35-07
位於天王殿前的東西兩側,碑亭的兩側

四合象

2018-11-08-14-35-32
2018-11-08-14-35-45
正面照片

大雄寶殿

:面闊七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剪邊,頂部大脊置銅質鎏金寶塔。檐角有七隻脊獸:龍、鳳、獅、馬、海馬、狻猊、押魚。大殿正中供奉三世佛,中間是釋迦牟尼,左側燃燈佛,右側為彌勒佛,均為木雕金漆像。兩側山牆下的石台上供奉十八羅漢。牆壁上有彩色佛教故事壁畫。殿頂繪有六字真言天花。[5]殿位於1.4米高的石須彌座台基上,殿前月台環繞有石欄杆,台階中央有「雲龍石陛」,四角有螭首。大雄寶殿用到了金龍和璽彩畫
2018-11-08-14-36-24
正面照片
2018-11-08-14-38-38
2018-11-08-14-39-06
2018-11-08-14-39-08_phone
小宇拜拜 看到佛就拜

東配殿

2018-11-08-14-36-59
2018-11-08-14-37-38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供奉三尊密宗佛像。[1]

西配殿

2018-11-08-14-42-08
2018-11-08-14-42-56

: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供奉三尊菩薩像,分別為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
2018-11-08-14-44-26
轉經輪
2018-11-08-14-45-30
2018-11-08-14-50-29
2018-11-08-14-50-51
往上爬 到達寺廟內的主建築物
2018-11-08-14-50-57
從上面的平台俯瞰

大乘之閣

:為整個寺院的最主要建築。大乘之閣下部是1.6米高的須彌座,前帶月台,周圍有石欄板加雲龍望柱,南出三階,中嵌浮雕雲龍石陛,東西各出一階。大乘之閣面闊七間,進深五間,五頂攢尖聚攏式樓閣,南面出六層檐(第二層為假檐),東西兩面出五層檐,南面和東西兩面各自下建抱廈,東西兩面山牆開有藏式梯形盲窗,北面依山勢而為四層檐,檐下均置斗拱飾彩畫,檐上覆黃琉璃瓦。每層逐漸內收,第四層收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第五層四角對稱設四個方亭,頂覆黃琉璃瓦,銅鎏金寶頂,第六層正中設一大方亭,頂覆黃琉璃瓦,大銅鎏金寶頂,五個方亭構成了整個建築的頂部,四個小寶頂護衛中央的大寶頂。大乘之閣南面第五層檐下懸掛滿、蒙、漢、藏四種文字的「大乘之閣」雲龍陡匾,第一層抱廈檐下懸掛乾隆帝御筆「鴻庥普蔭」雲龍橫匾。大乘之閣內中空三層,四周設有迴廊,一層東、西山牆以及二層東、南、西牆附設棧板牆,上面有萬佛龕10094個,原來龕中是藏泥鎏金佛,如今均為仿製品共10078尊。[7]閣中矗立一尊金漆木雕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通高27.21米,腰圍15米,重110噸,為世界上現存最高大的木質雕像。[7][6][8]雕像採用松、柏、榆、椴、杉五種木材製成,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在蓮花座上持雙手合十,背上生出40餘只手,每隻手上有眼隋,並各持法器一件。其造型莊嚴與慈善並舉,紋理流暢通透。[9]觀音菩薩頭頂的佛冠為透雕,正面雕一尊結跏趺坐佛,頭頂為尊師無量光佛(高1.64米)。觀音菩薩像前面供奉兩尊脅侍,高15.6米,左(東)為善財,右(西)為龍女。
2018-11-08-14-51-11
2018-11-08-14-51-47
側面照片
2018-11-08-14-52-11
御路
2018-11-08-14-52-48
2018-11-08-14-53-06
2018-11-08-14-53-08
匾額局部照片
2018-11-08-15-00-48
被面照片
2018-11-08-14-53-22
2018-11-08-14-53-26-0001
2018-11-08-14-54-26
看太多廟 小宇一個人在那邊玩 無聊中

財寶天王殿

2018-11-08-14-56-18
2018-11-08-14-58-11
2018-11-08-14-58-47
2018-11-08-15-00-46
主殿後面 的建築物

上一篇  2018年11月8日-承德外八廟 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