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8日 星期二

2019年10月8日-山西大同-華嚴寺

2019-10-08-14-09-58
2019-10-08-14-14-52

華嚴寺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年),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取“慈悲之華,必結莊嚴之果”的大乘教義而命名。 清寧八年(1062年)建華嚴寺,奉安諸帝石像、銅像。 遼末因為戰爭,寺院局部建築被毀,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修。 遼、金兩代,平城(今大同 )都是當時的別都,該寺受到皇室的重視。

遼保大二年(1122年),寺內部分建築毀於兵火,後重建,
至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年),通悟法師等重建大殿、觀音閣、山門、鐘樓等殿堂。 後省學、慈慧法師又廣植花木,徵集藏經,使華嚴寺得到恢復,但規模已遜於遼代。 金大定六年(1166年),金世宗曾到此巡視。
元朝武宗至大年間(1308一1311年),慧明法師主持重修,大殿、方丈、廚房、堂寮都修繕一新,並新建浴室、藥房及房屋數百間。 元末戰亂,華嚴寺遭到嚴重破壞。
明初,寺院被沒收為官產。 明宣德(1426一1435年)、景泰(1450一1456年)年間,又重新作為佛教寺廟並予以重修。 明中葉以後,華嚴寺分為上、下二寺。
清初順治五年(1648年),華嚴寺又遭戰火,只有大雄寶殿和薄迦教藏殿倖存。 清朝時,其餘殿堂又陸續予以重修,但規模和結構都不如前朝了。 清朝末年,華嚴寺千瘡百孔,一片荒涼。
華嚴寺-正面
華嚴寺-背面
門票
2019-12-31_03-22-54
今天的路線圖
2019-10-08-14-09-09
平面圖

普光明殿

2019-10-08-14-12-08
介紹牌
2019-10-08-14-09-58
外觀
2019-10-08-14-10-09
2019-10-08-14-11-02
左右兩側的彌陀殿與藥雌殿
2019-10-08-14-10-39
近拍
2019-10-08-14-11-36
匾額
2019-10-08-14-11-50
頂上藻井
2019-10-08-14-19-12
2019-10-08-14-19-13
左側走廊
2019-10-08-14-14-52
這邊可以看到寶塔

文殊閣

2019-10-08-14-19-58
外觀

上華嚴寺

上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分為兩院,有山門、過殿、觀音閣、地藏閣及兩廂廊廡,佈局嚴整,高低錯落。 [3]
大雄寶殿:在華嚴寺內北隅,是現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之一。 始建於遼,保大之亂(1122年)毀於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舊址重建。 殿身東向,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築面積達1559平方米[4]   ,矗立在4米餘高的月台上,月台前正面置有石級,周圍裝勾欄,台上有一清式三間牌坊,左右分別是明代增建的六角鐘鼓亭。 殿的前簷裝板門三道,都是壺門 ,單簷廡殿頂,舉折平緩,簷高9.5米,出檐達3.6米。 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北吻是金代的原物;南吻是明代製作,也是中國古建築上最大的琉璃吻獸。 頂部覆蓋筒瓦,黃、綠色琉璃瓦剪邊。 大殿外檐斗拱為雙抄重拱五鋪作,計有7種,形制碩大有力。 [5]
大雄寶殿內採用減柱法構造,減少內柱12根,擴大了前部的空間面積,便於禮佛等各項活動。 殿內中央佛壇上塑有五方佛 ,中間三尊,是明宣德二年在北京雕成迎回後安放在此。 佛像面相扁平, 髮髻上有寶珠鑲嵌,其兩側有二十諸天侍立,神情不一,姿態各異,身軀均稍前傾。 殿內四壁滿佈清光緒年
2019-10-08-14-21-05
大門
2019-10-08-14-21-23
2019-10-08-14-21-25
門內側的門神
2019-10-08-14-21-42
庭院中的香爐
2019-10-08-14-21-47
2019-10-08-14-22-20
2019-10-08-14-22-25
2019-10-08-14-22-34
過殿的細節
2019-10-08-14-24-10
回頭看過殿

大雄寶殿

2019-10-08-14-26-15
介紹牌
2019-10-08-14-24-01
沿著樓梯上去
2019-10-08-14-25-12
2019-10-08-14-25-36
正門
2019-10-08-14-25-51
匾額
2019-10-08-14-28-43
大門上門丁
2019-10-08-14-25-16
2019-10-08-14-25-29
廣場兩側的暮鼓晨鐘
2019-10-08-14-30-35_phone
2019-10-08-14-30-49_phone
2019-10-08-14-31-06_phone
2019-10-08-14-31-22_phone
2019-10-08-14-31-47_phone
2019-10-08-14-31-58_phone
2019-10-08-14-32-37_phone
內部照片

千手觀音殿

2019-10-08-14-36-35
2019-10-08-14-37-48_phone-0001
正面
2019-10-08-14-37-17
正對著大雄寶殿
2019-10-08-14-36-58
其他角度

華嚴寶塔

華嚴寶塔是根據《 遼史 ·地理志》上的記載恢復建造的。 木塔平面呈方形,包括塔剎在內總高43.5米[7]   ,為三層四簷純木榫卯結構,每層面寬、進深各為三間,均按遼金時期建築手法營造。 塔內分層供奉著香檀木雕刻的釋迦牟尼佛 、 觀世音菩薩 、交腳菩薩像。

塔底近500平方米的面積中,採用了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地宮中藻井、塔柱、壁畫、地板、扶梯等,採用了雕鑿、鍛打、貼烙、線刻等多種銅工藝技法,建成時為中國最大而且純粹的銅造地宮。 千佛地宮四壁上供奉著四尊主佛和448尊小供養佛,加上牆壁和塔柱上的浮雕佛像共有1000餘尊。 在地宮中央的水晶舍利寶塔里迎供著佛界高僧舍利 。 浮雕上用圖案記錄了釋迦牟尼一生的經歷,如“樹下誕生”“天人獻衣”“得遇沙門”“妙轉法輪”等。 [2]
華嚴寶塔是繼應縣木塔之後全國第二大純木榫卯結構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上景金盤,下承蓮池,特別是塔下近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宮,採用100噸純銅打造而成,內供高僧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輝煌,全國唯一,是傳統與現實完美結合的典範之
2019-10-08-14-45-26
介紹牌
2019-10-08-14-27-12
2019-10-08-14-43-02
2019-10-08-15-01-59
外觀
2019-10-08-14-44-18_phone
匾額
2019-10-08-14-46-46
2019-10-08-14-46-57_phone
2019-10-08-14-47-00
內部照片 有一個舍利塔
2019-10-08-14-48-20_phone
2019-10-08-14-48-25_phone
2019-10-08-14-55-39_phone
內部其他照片
2019-10-08-14-50-51
2019-10-08-14-53-19
2019-10-08-14-53-26
2019-10-08-14-53-48
2019-10-08-14-53-54
2019-10-08-14-56-48_phone
俯瞰周遭風景

下華嚴寺

下華嚴寺位於上寺的東南側,相距不遠。 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有遼代塑像、石經幢、樓閣式藏經櫃和天宮樓閣等。
下寺大殿為薄伽教藏殿 ,意為佛教的經藏殿。 面闊五間,進深四間,單簷九脊頂,正脊兩端矗立著高達3米的琉璃鴟吻。 屋頂坡度平緩,出檐深遠,檐柱顯著升起
2019-10-08-15-04-05
2019-10-08-15-04-16
門口進去
2019-10-08-15-04-40
看到一個梵王宮的牌坊
2019-10-08-15-05-20
2019-10-08-15-05-51_phone
正面照
2019-10-08-15-06-02
介紹牌
2019-10-08-15-06-39
2019-10-08-15-05-17
匾額
2019-10-08-15-05-36
2019-10-08-15-05-48
暮鼓晨鐘
2019-10-08-15-08-18_phone
2019-10-08-15-08-44_phone
2019-10-08-15-09-18_phone
內部照片
2019-10-08-15-10-16
其他角度

觀音殿

2019-10-08-15-11-01
2019-10-08-15-15-54
外觀
2019-10-08-15-15-59
2019-10-08-15-16-13
再來就出去了 


上一篇 2019年10月8日-雲岡石窟


下一篇 2019年10月9日-黃花溝草原與大召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