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2019年10月13日-山西五臺山(殊像寺,塔院寺,大顯通寺)

2019-10-13-08-03-11
2019-10-13-09-27-28-2

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被稱為「金五臺」,被認為是文殊菩薩的道場,是世界佛教五大聖地之一,同時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對外推出的35張旅遊王牌產品之一,也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國家首批4A級旅遊區。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座落於「華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區面積達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a][1]。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台錦銹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掛月峰、北台葉斗峰)環抱整片區域,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疊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臺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因此漢蒙藏等民族在此和諧共享。五臺山據傳擁有寺廟128座,現存寺院共47處,台內39處,台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寺、南山寺、黛螺頂、廣濟寺、萬佛閣等。2009年6月26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舉行的第33屆世界遺產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台山-正面
五台山-背面
門票
五台山-DM正面
五台山-DM背面
賓館的DM
2020-01-03_01-40-42
今天的路線圖

殊像寺

殊像寺,在山西五台山懷鎮西南1公里處,殊像寺也是五台山五大禪林之一,因寺內供奉著文殊菩薩而得名。 它創建於東晉(公元317-420)初年,唐代(公元618-907)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又予重建,後毀於大火。 明代弘治九年(1496)再建,萬曆年間(1573-1620)又予重修,寺內有重修碑記
2019-10-13-07-33-26_phone
正門
2019-10-13-07-48-53
剛好遇到農曆15日 人潮超多
2019-10-13-07-50-18
香火鼎盛 不過因為寺廟的面積小 密度高 會讓人感覺是香火最鼎盛的寺廟
2019-10-13-07-50-40
其他角度

萬佛閣

萬佛閣在五台山 台懷鎮 塔院寺東南隅。 舊為塔院寺屬廟。
創建於明,清代重修,規模不大,佈局完整。 山門向南, 二門向西,萬佛閣位居寺內東隅,面寬三間,二層三滴水 , 歇山式屋項,上下兩層塑佛像萬尊,故名。 閣身前簷兩層皆施廊柱,設勾欄賃依,外觀壯麗雅緻。 閣上懸有明代大銅鐘一口,重約3500餘公斤。 寺內西南隅,有藏式佛塔兩座,高約4米,青石雕成,體積不大,形制秀美,為寺中小品。 寺內北隅建有享亭一座。 龍王殿三楹, 重簷歇山頂 ,四周圍廊,內塑龍王坐像,彩飾如新。 殿向雕刻富麗,自柱礎,雀替,欄額,斗拱,拱眼,裝修等,均用龍風 ,獅,麒麟,花卉,人物等圖案剔透鏤刻而成,絢麗多彩,雕工純熟,堪稱佳作。 按一般慣例,龍王神不居佛寺,當地相傳五台山龍王威靈顯赫,不安其位,寺廟不寧,故在此建殿祀之。 殿對面有戲台一座,供酬神演戲之用,五台山六月廟會,即以此為中心。
2019-10-13-08-05-48
解說牌
2019-10-13-08-05-53
平面圖
2019-10-13-08-07-10
2019-10-13-08-07-12
主殿前滿滿都是人
2019-10-13-08-12-15
另外一個角度看人群
2019-10-13-08-07-51
其他角度
2019-10-13-08-08-15
建築上的屋簷
2019-10-13-08-08-27
大象的圖案 這個在中國寺廟比較少見
2019-10-13-08-09-47
2019-10-13-08-09-48
後面的文殊菩薩殿 五台山都有文殊菩薩
2019-10-13-08-11-24
寺廟外圍的通道 看起來比較清幽

塔院寺

塔院寺位於五台山台懷鎮顯通寺南側,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禪處之一。 這裡原來是顯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後獨成一寺,因院內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 聳入雲天的大白塔,是寺內的主要標誌。
塔全稱為釋迦牟尼舍利塔,俗稱大白塔 。 塔身撥地而起凌空高聳,在五台山群寺簇擁之下頗為壯觀,人們把它做為五台山的標誌。 此塔通高七十五點三米,環周八十三點三米。 塔基為正方形,塔身狀如藻瓶,粗細相間,方圓搭配,造型優美。 塔頂蓋銅板八塊成圓形,按乾、坎、艮、震、巽、離、坤、兌等八卦地位安置。 塔頂中裝銅頂一枚,高約五米,覆盤二十一米多,飾有垂簷三十六塊,長兩米多;每塊垂簷底端掛風鐘三個,連同塔腰風鐘在內,全塔共有二百五十二個。 風歡鈴動,叮鐺作響。
五台山-大塔院寺正面
五台山-大塔院寺背面
門票正反面
2019-10-13-08-03-11
外觀
2019-10-13-08-13-53
2019-10-13-08-17-22
介紹牌
2019-10-13-08-15-30
外側牌樓
2019-10-13-08-17-15
正門
2019-10-13-08-20-24
門票價格
2019-10-13-08-20-59
2019-10-13-08-21-21
2019-10-13-08-21-25
進去的第一道門 以及門的內部
2019-10-13-08-22-06
2019-10-13-08-45-32
感覺這邊才是舊大門

塔院寺-大慈延壽寶殿

2019-10-13-08-22-54
2019-10-13-08-23-18
外觀
2019-10-13-08-23-19
匾額
2019-10-13-08-44-38
介紹牌

塔院寺-祖師殿

2019-10-13-08-31-17
介紹牌
2019-10-13-08-31-20
2019-10-13-08-31-27
正面與匾額

塔院寺-大藏經閣

2019-10-13-08-38-05
2019-10-13-08-37-59
正面
2019-10-13-08-38-21
匾額
2019-10-13-08-38-41_phone
2019-10-13-08-38-53
門口
2019-10-13-08-38-45
其他匾額
2019-10-13-08-40-11
介紹牌
2019-10-13-08-39-06
香爐

塔院寺-白塔

2019-10-13-08-31-47
介紹牌
2019-10-13-08-35-51
2019-10-13-08-39-32
2019-10-13-08-44-03
2019-10-13-08-49-59
各種角度的白塔
2019-10-13-08-36-44
2019-10-13-08-44-24
外圍石牆
2019-10-13-08-32-18
2019-10-13-08-32-20
2019-10-13-08-32-22
小宇跟師父開心的玩轉經輪
2019-10-13-08-32-49
2019-10-13-08-33-14
大家一起轉 一般是繞三圈
2019-10-13-08-33-23
有規定方向 反正就是跟大家繞
2019-10-13-08-34-31
繞完一圈摸石像

大顯通寺

顯通寺,又稱大顯通寺、大孚靈鷲寺、花園寺、大華嚴寺、大吉祥顯通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永明寺,位於山西五台山中心區的台懷鎮北側。 顯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初名大孚靈鷲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名為大顯通寺,它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 [1-2]
顯通寺現存建築為清代規模,寺宇佔地約8萬平方米,各種建築400餘間,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 殿堂 、 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中軸線上排列著水陸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和後高殿等7座殿宇。 銅殿鑄於明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銅10萬斤,是中國國內保存最好的銅殿之一。
五台山-大顯通寺正面
五台山-大顯通寺背面
門票正反面
2019-10-13-08-44-38
2019-10-13-08-57-49
2019-10-13-09-00-17
介紹牌
2019-10-13-08-57-37
開放時間與門票
2019-10-13-08-57-55
平面圖與路線圖
2019-10-13-08-58-31
從售票大門進去
2019-10-13-09-00-35
2019-10-13-09-01-08
寺廟大門與匾額

大顯通寺-大文殊殿

2019-10-13-09-02-32
剛進去的庭院 正在施工重新鋪設地板 因此有些殿只能遠拍
2019-10-13-09-04-25
幫小宇拍照

大顯通寺-伽藍殿

2019-10-13-09-05-32
2019-10-13-09-05-44
匾額與門口 再進去的走廊邊上

大顯通寺-大雄寶殿

2019-10-13-09-08-10
側面外觀
2019-10-13-09-15-25
2019-10-13-09-17-04
後門

大顯通寺-無量殿

五台山顯通寺無量殿分上下兩層,明七間暗三間,仿木結構,面寬28.2米,進深16米,高20.3米,重簷歇山頂,磚券而成,三個連續拱並列,左右山牆成為拱腳,各間之間依靠開拱門聯繫,雕刻精湛,是中國古代磚石建築藝術的傑作。 外檐磚刻鬥栱花卉,內雕藻井懸空,形似花蓋寶頂,殿內供有無量佛。
殿內保存的《華嚴經》字塔,屬稀世珍寶,塔是由長5.7米、寬1.7米的白綾組成一幅七層寶塔圖像,回欄曲檻,鬥栱華簷,白綾上用蠅頭小楷寫《華嚴經》八十卷,共有600043字,它是康熙年間蘇州人許德興用十二年的時間寫成的。 無量殿正面每層有七個閣洞,閣洞上嵌有磚雕匾額,有的題“普光明殿”,有的題“法菩提場”,有的題“逝多園林”等
2019-10-13-09-16-19
介紹牌
2019-10-13-09-15-50
2019-10-13-09-16-32
2019-10-13-09-16-47_phone-0002
正面與側面
2019-10-13-09-20-41
後面
2019-10-13-09-21-21_phone
在後面休息 身上揹了一堆相機

大顯通寺-千缽文殊殿

2019-10-13-09-22-09
介紹牌
2019-10-13-09-20-06
正門
2019-10-13-09-23-17
其他細節
2019-10-13-09-25-19_phone
2019-10-13-09-25-27_phone
2019-10-13-09-25-44_phone
內部照片

大顯通寺-銅殿

銅殿高8.3米,寬4.7米,深4.5米,用銅10萬斤鑄成的。 殿建平面見方,寬9尺,深8尺,高丈餘,外觀兩層,內為一室,四角四柱,柱礎似鼓。 殿內上層四面6扇門,下面四面八扇門,殿內四壁上有小佛萬尊,金光閃閃,灼灼照人。 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殿中央供奉著高3尺的銅佛。 [9]
銅殿是在明代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萬曆皇帝母親李太后之師妙峰和尚,集全國13省市布施,先後鑄成三座銅殿,一置峨眉山 ,一置南京寶華山 ,一置五台山。 三個銅殿均在湖北省荊州澆鑄,運至現場組裝,如今僅存五台山這一座了。 銅殿方形,外觀重簷兩層,高約5米,四周隔扇上櫺花圖案和壺門花鳥裝飾。
內壁四面鑄滿小佛萬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故稱“萬佛如來”,殿前原有同期鑄造銅塔五座,按東西南北中方位佈置,象徵五座台頂,可惜在日本侵華期間,被日本侵略者盜走了三座,僅東西兩座原塔尚存。 塔有13層,高8米,塔身滿鑄佛像圖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鑄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頭頂塔身。 兩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銅廟,內坐小指大的土地像。 後又以鐵補鑄三座塔立於原處。 銅殿、銅塔皆飾以金箔。
2019-10-13-09-26-48
石階爬上去
2019-10-13-09-27-28
從下往上拍
2019-10-13-09-27-50
這邊介紹怎麼祭拜
2019-10-13-09-28-06
2019-10-13-09-28-25
2019-10-13-09-35-07
兩座銅塔
2019-10-13-09-29-45
2019-10-13-09-30-12
2019-10-13-09-30-58
2019-10-13-09-32-04
各角度
2019-10-13-09-32-31
2019-10-13-09-32-38
2019-10-13-09-32-45
屋簷上的神獸與吊飾

上一篇 2019年10月12日-成吉思汗陵墓


下一篇 2019年10月13日-山西五台山(羅睺寺,菩薩頂)


沒有留言: